尿酸高通常和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自身代谢障碍、肾脏功能异常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
一.病因
1.遗传因素遗传基因中的变异可能导致肾小管尿酸分泌功能异常,降低体内尿酸的排泄能力,从而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升高。
2.饮食因素经常食用高嘌呤食物,如火锅、海鲜、动物内脏、豆类制品、啤酒等,这些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大量尿酸。其次,酒精会抑制肝脏对尿酸的代谢,同时增加尿酸的生成,从而导致尿酸升高。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阿司匹林、抗结核药(如吡嗪酰胺)、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和普萘洛尔)以及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呋塞米等)可能抑制尿酸的排泄或增加尿酸的生成,从而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升高。
4.自身代谢障碍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可能导致嘌呤代谢过程中酶活性发生障碍,进而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增高。
5.肾脏功能异常肾脏是主要排除尿酸的器官,如果出现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功能异常,尿酸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导致尿酸升高。
二.治疗
1.饮食调理避免进食高嘌呤类的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肥肉类等,同时减少饮酒。增加蔬菜、水果等低嘌呤食物的摄入,有利于降低尿酸水平。
2.生活方式调整适当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佳;多饮水,通过提高每日排尿量将体内多余尿酸排出体外;控制肉类每日摄入量,在保证每日所需蛋白质情况下限制肉类食用;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
3.药物治疗如非布司他、别嘌呤、苯溴马隆等,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减少体内尿酸的合成,进而促进降低体内尿酸水平。但要注意,需谨遵医嘱用药。
4.病因治疗对于因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尿酸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肾脏功能。比如肾小球肾炎患者,可遵医嘱选择青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等药物控制感染,配合环磷酰胺、环孢素、硫唑嘌呤等药物,来改善肾脏功能。当药物控制效果不明显,病情逐步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时,可采取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于病情严重、肾功能持续恶化的患者,可考虑肾移植治疗。
如果存在尿酸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就医,咨询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