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的原因可能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久病失调等,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一.原因
1.情志不遂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当人体长时间受到不良情绪的刺激,如过度恼怒、紧张、焦虑、抑郁等,会直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
2.饮食不节长时间饮食不规律、胡吃海喝,或者过食肥甘厚味,都会损伤脾胃,进而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3.久病失调长时间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肝炎等,会消耗人体的正气,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日常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暴躁易怒。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游泳、跑步等,这些措施有利于缓解压力,改善不良情绪对肝的影响,从而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肝气郁结。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肝气郁结的重要治疗手段。常用的中药有柴胡、川芎、香附、枳壳、陈皮、炙甘草以及芍药等,这些药物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胃的作用。常用的中成药有逍遥丸、丹栀逍遥丸、柴胡舒肝丸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乳房胀痛、嗳气、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等症状。
3.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也是肝气郁结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针刺期门穴、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等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疏肝解郁的效果。针灸治疗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促进肝气的顺畅流通,从而缓解肝气郁结的症状。
4.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治疗肝气郁结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按摩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膻中穴,以及其他相关穴位如章门、肝俞等,可以起到宽胸理气、舒肝的功效。推拿按摩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有利于改善肝气郁结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