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炎二期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如水肿、感染、血栓栓塞)和中医治疗,同时需定期复查。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患者需积极配合并注意生活习惯。
1.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限制钠、水摄入,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可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脂,减轻肾脏损伤。
3.并发症治疗
严重水肿时可适当使用利尿剂,比如呋塞米。如有必要,可使用抗凝药物,比如肝素,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4.中医治疗
针灸、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平时需监测蛋白尿、肾功能、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进行肾脏活检,了解病情进展情况。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