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的学名是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
1.病因
丹毒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所致。当皮肤或黏膜出现细微破损时,细菌可侵入引发感染。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足癣、趾甲真菌病、小腿溃疡、鼻炎等。
2.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常先有畏寒、发热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界清楚,并略隆起。可伴有烧灼样疼痛,附近淋巴结常肿大、疼痛。
3.诊断
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如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边界清楚等,一般不难诊断。有时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辅助诊断。
4.治疗
治疗以抗菌药物为主,如青霉素等。早期、足量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情。同时,需积极处理诱发因素,如治疗足癣等。对于局部症状,可给予冷敷、抬高患肢等对症处理。
5.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损伤皮肤。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病灶,如足癣等。避免与丹毒患者密切接触,以防传染。
总之,丹毒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以避免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怀疑有丹毒,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