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特点,可将其分为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1.硝酸酯类
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这类药物能舒张静脉血管,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积及室壁张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扩张动脉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增加心肌供血供氧。
2.β受体阻滞剂
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改善心肌缺血区的供血供氧。
3.钙通道阻滞剂
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等,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供氧。
需要注意的是,抗心绞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年龄、合并疾病等)进行个体化制定,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