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是一组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的肿瘤,根据其病理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颗粒细胞瘤:
好发于中年妇女,平均发病年龄为52岁。
多为单侧卵巢受累,双侧者占15%~20%。
肿瘤中等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实性,质硬,可有囊性变。
镜下见肿瘤由多边形或圆形黄素化颗粒细胞组成,排列成条索或巢状,间质内有黄素化小体。
2.卵泡膜细胞瘤:
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
单侧卵巢受累多见,双侧者占15%~25%。
肿瘤较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实性,质硬。
镜下见肿瘤由卵泡膜细胞组成,排列成条索或巢状,间质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3.纤维瘤:
好发于青年及中年妇女,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左右。
多为单侧卵巢受累,双侧者占5%~10%。
肿瘤较小,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实性,质硬。
镜下见肿瘤由梭形纤维细胞组成,排列成编织状或席纹状,间质内有丰富的胶原纤维。
4.支持-间质细胞瘤:
又称睾丸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多发生于儿童及年轻妇女,平均发病年龄为15岁左右。
单侧卵巢受累多见,双侧者占20%~30%。
肿瘤较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实性,质硬。
镜下见肿瘤由多边形或圆形的支持细胞和梭形的间质细胞组成,排列成条索或巢状,间质内有丰富的血管。
5.两性母细胞瘤: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多发生于幼女或年轻妇女,平均发病年龄为12岁左右。
单侧卵巢受累多见,双侧者占20%~30%。
肿瘤较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实性,质硬。
镜下见肿瘤由两种不同分化阶段的性索和间质细胞组成,排列成条索或巢状,间质内有丰富的血管。
以上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常见病理类型,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对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并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