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不要做腰椎穿刺的原因有存在感染风险、存在操作禁忌症、有损伤神经的风险、可能引发低颅压综合征、可能诱发脑疝等。
1.感染风险
腰椎穿刺属于有创操作,会破坏皮肤及软组织的完整性。若操作环境未严格无菌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穿刺部位感染,严重时细菌可能通过穿刺路径进入椎管,导致椎管内感染,引起脑膜炎、脊髓炎,威胁患者健康。
2.存在操作禁忌症
部分患者因特殊身体状况不适合腰椎穿刺,如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该项操作,可能导致穿刺部位出血不止。局部皮肤感染或脊柱畸形的患者强行操作,可能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恢复。
3.有损伤神经的风险
腰椎穿刺需准确定位腰椎间隙,若操作不当或患者解剖结构异常,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如马尾神经,导致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
4.可能引发低颅压综合征
腰椎穿刺需抽取脑脊液,若抽取量过多或患者本身脑脊液分泌不足,可能引发低颅压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站立时加重、平卧时减轻,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生活。
5.可能诱发脑疝
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如脑肿瘤、脑出血等,进行腰椎穿刺可能使椎管内压力骤降,导致脑组织移位,诱发脑疝。而脑疝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可能引发呼吸、心跳骤停。
需要注意,进行腰椎穿刺的患者应配合医生采取侧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以便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如果穿刺后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