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包括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使用禁忌包括忌萝卜等,使用方法有鲜地黄汁、地黄酒等,识别技巧包括外形、颜色、质地和气味。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如下:
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生地黄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养阴生津:该品性甘、寒滋养肾阴,适用于肾阴不足的口干口渴、内热消渴。治内热消渴,可与生地、麦冬、天花粉等品同用。
使用禁忌:
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由于地黄的性质是寒的,所以在服用地黄时,不适宜食用一些破气的食物,比如萝卜等。
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生地黄性寒,所以脾胃有湿邪及脾虚的患者不建议服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使用方法:
鲜地黄汁:鲜地黄3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鲜地黄洗净捣汁,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加适量水,煮至粥将成时,兑入地黄汁,再煮至粥成,加白糖调味服食。源于《千金要方》、《食医心镜》。本方取鲜地黄清热养阴、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以及妇女崩漏下血。亦可用于阴虚有热的心烦不眠及消渴证。
地黄酒:生地黄100克,白酒500毫升。将生地黄切碎,放入纱布袋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周后饮用。每次15~30毫升,每日1~2次。源于《肘后备急方》。该方取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阴虚发热,如肺结核等;消渴病,多饮,多食,多尿者。
识别技巧:
外形:生地黄呈不规则的圆形或长圆形,中间胖两端瘦,长6至15厘米,直径3至10厘米。
颜色:生地黄的表面为棕黑色或棕灰色,有不规则的皱纹、横曲纹。
质地:生地黄质柔软,不易折断,断面为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
气味:生地黄无臭,味微甜。
总之,生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等功效。在使用生地黄时,需要注意其使用禁忌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在购买生地黄时,需要选择正规的渠道,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