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疾病,症状包括水疱型、鳞屑角化型和浸渍糜烂型,治疗方法有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治疗时需注意个人卫生,坚持治疗,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手足部位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具有传染性。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
症状:
水疱型:在足底或手掌出现水疱,疱壁较厚,不易破裂,可伴有瘙痒。
鳞屑角化型: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冬季可出现裂口,伴有疼痛。
浸渍糜烂型:主要发生在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表皮后可露出红色糜烂面,伴有明显瘙痒。
治疗方法:
外用药物:根据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如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
口服药物:对于严重的手足癣或外用药物无效者,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注意事项:手足癣应坚持治疗,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以避免复发。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足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等物品。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癣容易复发,特别是在夏季,因此患者应注意预防。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应谨慎,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