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病,临床表现包括水疱、浸渍糜烂、鳞屑角化、丘疹、瘙痒等,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用抗真菌药物。
1.水疱
在足底或手掌出现针头至绿豆大小的水疱,疱壁较厚,不易破裂,水疱干涸后会出现脱屑。
2.浸渍糜烂
由于经常浸水或摩擦,导致皮肤发白、变软,容易破裂,出现潮红、湿润、有渗液的糜烂面,伴有瘙痒。
3.鳞屑角化
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冬季易发生皲裂,裂口深而有出血,疼痛,常导致行走困难。
4.丘疹
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头至绿豆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疱破后形成环状鳞屑,边缘清楚,有明显的炎症。
5.瘙痒
手足癣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搔抓后可引起自身传染,导致皮疹范围扩大。
6.传染
手足癣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给他人。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癣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感染的菌种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手足癣,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以明确诊断。治疗手足癣通常采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酮康唑、特比萘芬等。同时,要注意保持手足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等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老年人等,手足癣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治疗。因此,这些人群应更加注意手足的护理,定期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应谨慎,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之,手足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但不容忽视。如果出现手足癣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以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