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发现息肉是否切除需综合评估,一般直径大于1厘米、形态不规则、数量多、患者年龄大或有家族病史等情况需切除,直径小于1厘米等情况可定期复查。
肠镜发现息肉不一定都要做。这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等因素,以及患者的年龄、症状、家族病史等情况。一般来说,以下情况需要考虑切除息肉:
1.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
2.息肉形态不规则、表面充血、水肿、溃疡等。
3.息肉数量较多。
4.患者年龄大于50岁,且没有其他明确的结肠疾病。
5.患者有结肠癌家族史。
6.患者有息肉相关的症状,如腹痛、腹泻、便血等。
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形态规则、表面光滑的息肉,可以定期复查肠镜,观察息肉的变化情况。如果息肉没有变化,可以继续观察;如果息肉增大或形态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切除。
切除息肉的方法有多种,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这些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穿孔等。因此,在决定是否切除息肉之前,需要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并告知患者手术的风险和收益。
总之,肠镜发现息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决定是否切除息肉以及采取何种治疗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遵医嘱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