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常见原因包括药物性、饮食性、运动性及其他原因,其症状因人而异,严重低血糖可危及生命,治疗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低血糖的常见原因如下:
1.药物性:
胰岛素:最常见,包括胰岛素过量或使用不恰当、长效胰岛素吸收不良等。
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可促进胰岛素分泌,若使用不当或剂量过大可导致低血糖。
其他药物:如水杨酸钠、磺胺类药物、胍乙啶、利血平、肾上腺素、异烟肼等,也可引起低血糖反应。
2.饮食性:
未按时进食:长期未进食或进食过少可导致低血糖。
不合理的饮食:如过度节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大量饮酒等,可使血糖供应不足。
3.运动性:
剧烈运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可增加能量消耗,若未及时补充糖分,容易导致低血糖。
空腹运动:在未进食的情况下运动,尤其是在清晨,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4.其他原因:
胰岛β细胞瘤:胰岛β细胞瘤可自主分泌胰岛素,导致低血糖。
严重肝病:肝脏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严重肝病时,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受到影响,容易发生低血糖。
内分泌疾病:如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可导致低血糖。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疾病也可能导致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的有头晕、乏力、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饥饿感等。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对于低血糖患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果汁等,以快速提高血糖水平。
2.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食,合理运动,并定期监测血糖。
总之,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了解低血糖的原因和症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保障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如果您有低血糖的症状或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长期卧床者等,更应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如有需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