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近视可从症状表现、病史询问、视力检查、散瞳验光以及眼轴测量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分辨。
1.症状表现
真性近视患者远视力通常明显下降,看远处物体模糊,如黑板上的字、远处的标识等,但近视力基本正常,近距离阅读、书写等活动相对不受影响。而假性近视一般远视力不稳定,在长时间用眼后远视力下降,经过休息或远眺后,远视力又能有所恢复。
2.病史询问
真性近视往往有较长时间的用眼过度史,比如长期近距离看书、使用电子设备等,且近视度数会随着时间逐渐加深。假性近视多因短期内用眼负荷急剧增加,如连续长时间上网课、熬夜玩游戏等导致,若能及时改善用眼习惯,视力可能较快恢复正常。
3.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真性近视的视力下降较为稳定,多次检查结果相近。假性近视视力波动较大,可能某次检查视力较差,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检查,视力又有所提升。
4.散瞳验光
这是区分真假近视的关键方法。散瞳后,睫状肌松弛,若近视度数消失或明显降低,提示为假性近视,因为此时去除了睫状肌紧张导致的调节因素。若散瞳后近视度数不变或变化较小,则为真性近视。一般青少年常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快速散瞳验光。
5.眼轴测量
真性近视患者由于眼球前后径变长,眼轴会超出正常范围,如成年人正常眼轴长度约24mm,近视患者眼轴可能超过此值。而假性近视眼轴长度在正常范围内,眼轴未发生器质性改变。
如果怀疑孩子有近视问题,不要盲目配镜。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全面检查,准确判断是真性还是假性近视。日常生活中,要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时休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等,这对预防和改善视力问题都非常重要。一旦确诊为真性近视,需遵医嘱科学配镜并定期复查;若是假性近视,积极调整用眼方式有望恢复正常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