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有小黑点可能是天生的,不需要处理。也有可能是黑斑息肉综合征、黑色素瘤导致的,需专业医生确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1.黑斑息肉综合征
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的STK11基因突变,其口唇、颊黏膜、面部及手足等部位均有可能出现色素沉着形成的扁平状深色斑点。
一般斑点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保守观察,但斑点较大的患者需进行手术切除息肉。若患者疼痛持续加重,则也可根据情况选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吗啡、哌替啶等药物抑制疼痛。形成贫血的患者还需服用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铁剂或输注血液。
患者饮食需注意定时、定量,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适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柑橘、橙子、柚子、动物瘦肉、花生、核桃、牛奶、鸡蛋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同时还需戒烟戒酒。
2.黑色素瘤
由于患者受紫外线或化学物质刺激,导致DNA严重受损,所以各处皮肤黏膜均有可能因黑色素细胞恶变形成黑色素瘤。
通常原发肿瘤厚度<0.75mm的患者不宜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而肿瘤厚度在0.76-1mm的患者则可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一般Ⅰ-Ⅱ期患者需进行手术切除原发灶,其中肿瘤厚度>1mm或形成溃疡的患者需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Ⅲ期患者除需进行原发灶切除手术外,还需进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Ⅳ期孤立转移患者也需进行手术。
高危期(ⅡB-ⅢA期)和极高危(ⅢB-Ⅳ期)患者在术后还需进行辅助治疗,如高剂量α-2b干扰素治疗和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合用PD-1单抗等。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Ⅲ-Ⅳ期患者需进行内科治疗以减轻肿瘤负荷、改善肿瘤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可用方法包括使用CKIT抑制剂、大剂量IL-2和化疗等。另外,患者也可考虑使用达卡巴嗪、替莫唑胺、福莫斯汀、紫杉醇、顺铂、卡铂等进行系统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