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五种类型,各类型症状表现不同。
1.急性乙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可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尿黄等症状。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症状较轻,可仅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
2.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携带者:肝功能正常,一般无明显症状,但可能有肝脏轻度肿大、质地稍硬、脾脏轻度肿大等表现。
慢性肝炎: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黄疸、蜘蛛痣、肝掌等表现。
3.重型乙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急,进展迅速,可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很快出现黄疸、腹水、昏迷等表现。
亚急性重型肝炎:起病较急,可有发热、黄疸、腹胀等症状,病情在2周到26周内逐渐加重,出现肝性脑病、腹水等表现。
4.淤胆型肝炎:
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可有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症状,黄疸持续时间较长。
5.肝炎后肝硬化:
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水、脾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分类和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怀疑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对于乙肝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饮酒、避免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标,以了解病情变化。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传播,定期复查乙肝五项、肝功能等指标,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措施,建议未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及时接种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