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光照射不足以及生长速度快等。以下是关于小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的具体分析:
1.维生素D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如乳类(人乳和牛乳)、蛋黄、肉类等。
维生素D经紫外线照射后在皮肤中生成,小儿如果户外活动少,就会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
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
如长期缺乏户外活动,又没有补充鱼肝油、维生素D制剂,就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
3.生长速度快:
早产儿、双胎儿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
以牛乳喂养的婴儿,如果不及时添加辅食,又不补充鱼肝油、维生素D制剂,也容易患佝偻病。
4.疾病因素:
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慢性腹泻等)可导致肾脏对维生素D的羟化障碍。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可使体内维生素D缺乏。
总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原因包括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光照射不足、生长速度快以及疾病因素等。为了预防小儿佝偻病,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2.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天,3个月后改预防量400IU/天。
3.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天,均补充至2岁。
4.冬季出生的小儿,应在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天,连续服用至2岁。
如果小儿出现佝偻病的症状,如多汗、夜惊、烦躁、枕秃、骨骼改变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给小儿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小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