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下血压120mmHg,坐着血压160mmHg可能与心脏位置变化、重力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情绪波动、体位性高血压等原因有关,可以采取多次测量确认、调整饮食、适度运动、调节情绪、服用药物等措施处理。
一.原因
1.心脏位置变化当人体躺下时,心脏处于相对水平的位置,心脏与身体其他部分的相对高度差减小,负担减轻,血压相对较低,此时测量血压数值可能在120mmHg。
当人体坐起时,心脏位置相对较高,与下肢等身体部分的高度差增大,心脏需要更强的收缩力来克服重力,将血液推送到身体各部位,此时测量血压的数值会升高至160mmHg。
2.重力作用躺下时,重力对血液分布的影响较小,血液在体内的分布相对均匀,有助于减少心脏在收缩时需要克服的阻力,血压的数值相对较低,为120mmHg。
坐起时,重力导致血液更容易流向下肢,使得回心血量减少。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心脏需要增加收缩力来抽取下肢的血液并推送到身体其他部分,会使血压升高至160mmHg。
3.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当人体从躺下变为坐起时,自主神经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增加血管对血液的阻力,血压值会由躺下测量的120mmHg升高到坐着时的160mmHg。
4.情绪波动若在躺下测量血压时情绪平稳,没有明显波动,测量的血压值可能较低,为120mmHg,当若坐着测量时心情不好,可能会使促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大量分泌,会引起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进而使血压升高到160mmHg。
5.体位性高血压当人体从躺卧位转变为坐位或站立位时,血液会更多地流向下肢,导致回心血量减少。为了维持大脑的血液供应,身体会通过收缩血管来增加血压,从而使更多的血液回流至心脏和大脑,进而出现躺下时血压120mmHg,坐着时血压160mmHg的现象。
二.处理方法
1.多次测量确认患者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不同体位下进行多次血压测量,以确认血压的真实水平和变化趋势。
2.调整饮食患者要以低盐饮食为主,减少食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同时多吃燕麦、油麦菜、苹果等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对维持血压的稳定有利。
3.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对血压的下降有帮助。但要注意,在血压较高时,避免进行跳高、快跑、跳远等剧烈运动,以免引发心血管事件。
4.调节情绪可以采取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能缓解不良情绪,避免过度焦虑、紧张或抑郁等情绪波动对血压的影响。
5.服用药物如果血压持续升高,且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无法降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如马来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通过阻滞L型钙通道,能够扩张外周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患者在生活中还应戒烟戒酒,每天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避免熬夜,对控制血压有帮助。如果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