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等。
1.心电图
静息心电图是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用方法,可以检测到心肌缺血的相关改变,如ST段压低、T波倒置等。负荷试验如运动负荷试验或药物负荷试验,可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从而帮助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
2.心肌酶学检查
心肌酶如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在心肌梗死时会升高。但这些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升高程度相对较轻,且特异性不高。
心肌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指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也可升高,但升高程度较心肌梗死轻。
3.超声心动图
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室壁运动异常等,有助于了解心脏的整体情况。
4.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通过注入放射性示踪剂,检测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可发现心肌缺血区域。
5.冠状动脉造影
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清楚地看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部位,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