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水肿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营养不良、局部损伤、肾脏疾病、心脏疾病、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等。
1.营养不良
长期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容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尤其在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时,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
2.局部损伤
脚踝扭伤、骨折等局部损伤,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脚踝水肿。受伤后组织的渗出液增加,同时血液回流也会受到影响。
3.肾脏疾病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其排水和代谢功能下降,导致水钠潴留,引起脚踝等部位水肿。比如肾小球肾炎、肾衰竭等肾脏疾病,可影响肾脏正常的滤过和排泄功能,使得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体外,进而蓄积在身体低垂部位。
4.心脏疾病
心脏功能不全时,心脏泵血能力减弱,血液循环受阻,血液容易在下肢积聚,从而出现脚踝水肿。像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导致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血液回流不畅,就会引起下肢包括脚踝的水肿。
5.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等可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导致脚踝处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静脉血液不能顺利返回心脏,压力增高,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