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的补救措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导致女性月经量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精神心理因素、过度节食或营养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所以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
过度节食或长期饮食不均衡,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素,特别是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可造成月经量少。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或重大的生活压力,也容易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异常,进而造成月经量少。
建议平时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可以适当多吃红肉、绿叶蔬菜、豆类、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食物。在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需要遵医嘱服用右旋糖酐铁、叶酸片、维生素B12等药物,以起到快速补充的作用,促进月经恢复。同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如冥想、瑜伽、深呼吸等。
2.药物治疗
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月经量少,如果问题相对严重,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舍曲林、氟西汀、地西泮等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以保持情绪的稳定,恢复月经正常。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这些异位组织在月经周期中也会出血,但无法像正常月经那样排出体外,有些女性的月经量会有所减少。而该病需要长期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地诺孕素、甲羟孕酮、炔诺酮等药物,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如果出现疼痛,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等药物进行止痛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多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等症状,这些变化会导致月经量少或不规则。所以通常遵医嘱使用环丙孕酮、黄体酮、炔雌醇等药物,调节月经周期,降低人体内的雄激素含量。
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全身的新陈代谢,包括生殖系统的功能,除了比较常见的乏力、畏寒、情绪低落等症状,对于女性而言,也会有月经量少的情况。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补充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以促进月经量恢复正常状态。
3.手术治疗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女性,必要时可以考虑腹腔镜手术清除异位的内膜组织;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卵巢打孔术或卵巢楔形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由于引起原因相对较多且复杂,建议女性积极就诊,同时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或盲目尝试各种治疗方法。日常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良好心态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月经量少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