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包括接种对象与时机、接种前准备、接种时注意事项、接种后护理与观察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1.接种对象与时机
卡介苗的主要接种对象为新生儿及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成年易感人群。对于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或1个月内完成接种。若因故未能及时接种,应在3个月内完成补种。对于早产、难产、体重低于2500克、患有严重皮肤病、感染性疾病、颅内出血、呼吸窘迫、有免疫缺陷等特殊情况的新生儿,应暂缓接种卡介苗。待身体状况恢复或疾病治愈后,再行接种。
2.接种前准备
接种前应对接种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确保其无接种禁忌症。特别是新生儿,需注意有没有器官畸形、严重黄疸、窒息、急性严重疾病等情况,如有则需先进行治疗。接种前需确保接种部位(通常为上臂三角肌外侧)清洁无破损,避免感染。同时,接种者需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接种操作。
3.接种操作注意事项
卡介苗应严格进行皮内注射,禁止皮下或肌内注射,以免影响接种效果。接种前需仔细检查疫苗瓶身,如有裂纹、标签不清等外观异常,应拒绝使用。同时,疫苗开启后半小时内未用或未用完的剩余部分应废弃,避免使用过期或污染的疫苗。
4.接种后护理与观察
接种后24小时内尽量避免洗澡,以防接种部位针孔被水污染导致感染。若需洗澡,应及时擦干接种部位,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接种后6-8周,局部可能会出现红肿、浸润,甚至形成小溃疡或化脓现象。这些均为正常接种反应,无需特殊处理。若化脓范围较大,可使用干筒注射器抽出脓液,但不可切开引流。同时,可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局部消毒,以防感染扩散。
5.其他注意事项
接种后需勤剪指甲,避免接种者用手抓破接种部位,导致局部感染。接种三个月后,建议进行复查以确认接种效果。若未形成卡疤或接种失败,可考虑进行补种。已有活动性结核病的患者、有家族或个人惊厥史者、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及哺乳期妇女等禁忌接种卡介苗。同时,在注射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30天才能再次接种卡介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卡介苗接种需严格遵守接种对象、时机、操作及护理等各项注意事项,以确保接种效果及安全性。接种者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