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就像饿了似的那种痛,一般是指饥饿痛,可能是由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泌素瘤等疾病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1.十二指肠球炎
十二指肠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化学药物因素、精神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心力衰竭等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导致患者黏膜受损,出现炎症反应,黏膜受损后,不能抵挡消化酶的侵蚀,会导致患者胃部出现饥饿痛。
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进行治疗,使用奥美拉唑片、兰索拉唑片等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使用枸橼酸铋钾片、硫糖铝片等黏膜保护剂,保护黏膜;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十二指肠球炎可以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联合用药治疗,抗生素包括克林霉素片、阿莫西林片等杀菌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包括雷贝拉唑片、泮托拉唑片等,铋剂包括果胶铋胶囊、枸橼酸铋钾片等。
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数情况下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导致的,幽门螺杆菌一方面会损伤十二指肠黏膜,另一方面也会增加胃酸分泌;非甾体类抗炎药会损伤十二指肠黏膜,降低肠黏膜防御修复能力,患者十二指肠黏膜受损后,胃酸侵蚀会导致患者出现饥饿痛。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可以使用雷尼替丁片、法莫替丁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患者还可以使用果胶铋胶囊、硫糖铝片等药物保护肠黏膜;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患者需要使用兰索拉唑片、甲硝唑片等质子泵抑制剂,使用阿莫西林片、克林霉素片等抗生素,使用枸橼酸铋钾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铋剂联合用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患者也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来减少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帮助患者恢复。
3.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肿瘤分泌大量胃泌素,导致患者分泌大量胃酸、胃液,胃酸、胃液分泌增多会导致患者产生消化性溃疡,使患者出现饥饿痛的症状。
胃泌素瘤患者需要前往医院系统治疗。可以使用西咪替丁片、尼扎替丁片等组胺H2受体拮抗剂,奥美拉唑片、泮托拉唑片等质子泵抑制剂,奥曲肽胶囊、生长抑素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胃泌素瘤也可以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