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由细菌和毒素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引起,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感染性腹泻还伴有脱水、酸中毒或休克。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菌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注意保暖等。
急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
【病因】
1.细菌和毒素的感染
常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见,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病毒亦可见到。常有集体发病或家庭多发的情况。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鱼;或吃了嗜盐菌生长的蟹、螺等海产品及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饭等而诱发本病。
2.物理化学因素
进食过冷或过热的食物、烈酒、浓茶、咖啡等,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糖皮质激素等,或放射线照射等均可引起急性肠胃炎。
【症状】
1.感染性腹泻(包括食物中毒)
常为集体发病或家庭多发的情况,病人多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频繁,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常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或休克。
2.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常有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病程多迁延。
【治疗】
1.一般治疗
尽量卧床休息,病情轻者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
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解痉药,如颠茄酊、阿托品、654-2等。能进食者可给予口服广谱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3.抗菌治疗
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
【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2.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如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等。
3.注意保暖
尤其是腹部,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导致肠胃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