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渗出性中耳炎是中耳非化脓性炎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诊断主要基于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包括听力下降、耳痛、耳鸣、鼓膜内陷、声导抗等,需与分泌性中耳炎相鉴别。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中耳负压治疗等。
急性渗出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症状:
听力下降:听力减退为最明显的症状,患者自听增强。部分患者可出现低调间歇性的耳鸣,尤其是头部运动、打哈欠或擤鼻时。
耳痛:通常为轻微耳痛,可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
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打哈欠或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2.体征:
鼓膜:鼓膜松弛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色泽发暗,鼓膜混浊,标志不清,透过鼓膜可见到液平。若液体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气泡。
听力检查:听力下降为传导性聋。
3.其他检查:
声导抗:鼓室积液时,声导抗图为B型或C型。
耳镜检查:鼓膜有不同程度的内陷,锤骨柄向后上移位,锤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皱襞夹角变小。
颞骨CT:可排除中耳乳突的其他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渗出性中耳炎应与分泌性中耳炎相鉴别。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黏液、浆黏液,中耳黏膜可发生局部增厚、化生、鳞状上皮化生及胆固醇肉芽肿形成。
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密切观察其耳部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和中耳负压治疗等。同时,应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内进水。
总之,急性渗出性中耳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