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当累及眼部时称为狼疮性视网膜病变,其主要病因包括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包括皮肤、关节、肾脏、心血管、肺、神经系统等。当SLE累及眼部时,称为狼疮性视网膜病变(LupusRetinopathy,LR)。LR是SLE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其主要病因如下:
1.免疫复合物沉积:SLE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视网膜血管壁上,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和血管损伤。
2.血管炎:SLE可导致全身小血管炎,视网膜血管也可受累,引起血管壁增厚、狭窄和闭塞,导致视网膜缺血和梗死。
3.抗磷脂抗体综合征:SLE患者体内可产生抗磷脂抗体,导致抗磷脂综合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引起视网膜血管栓塞。
4.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SLE的易感性,也可能与LR的发生有关。
5.环境因素:感染、紫外线照射、药物等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LR。
6.其他:SLE活动度、激素治疗、疾病遗传背景等也可能对LR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LR的具体病因可能因人而异,且多种因素可能相互作用导致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疑似或确诊SLE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LR。此外,积极治疗SLE本身,控制疾病活动度,也是预防LR发生和发展的关键。
总之,LR是SLE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保护患者视力至关重要。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并注意避免诱因,以减少LR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