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心是一个生理、病理学和哲学概念,主血脉和主神志,与小肠相表里,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里的心,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也是一个哲学概念。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主血,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从而营养全身。如果心的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如果心的功能失常,则会出现心悸、心痛、面色苍白、唇舌青紫等症状。心主脉,指心与脉直接相连,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如果心的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如果心的功能失常,则会出现脉象细数、节律不匀、面色无华等症状。
心的另一个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即心具有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心主神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具有接受外界信息,并进行处理和反应的功能;二是指心具有调节和控制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如果心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如果心的功能失常,则会出现精神萎靡,神志恍惚,思维迟钝,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等症状。
心与小肠相表里,指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心主血脉,小肠主受盛和化物,心与小肠的功能相互协调,以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总之,中医里的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也与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心,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维持心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