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损害治疗包括严格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肾脏替代治疗等。
1.严格控制血压
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是治疗的关键。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对于尿蛋白大于1g/天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得更低。常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它们不仅能有效降压,还能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例如,依那普利、缬沙坦等。
2.降低尿蛋白
尿蛋白的持续存在会加速肾脏损伤。除了上述提到的ACEI和ARB类药物外,还可根据病情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如使用他汀类降脂药,除了调节血脂,也有助于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像阿托伐他汀,可稳定血管内皮,减少炎症反应,间接减少尿蛋白漏出。
3.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异常等。高血糖和高血脂会加重肾脏负担,促进肾损害进展。通过合理饮食、运动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将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比如,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高血脂患者使用非诺贝特调节血脂。
4.调整生活方式
这是基础且重要的一环。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减少水钠潴留,减轻肾脏负担;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增强体质;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酒精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
5.肾脏替代治疗
当高血压肾损害发展到终末期肾病,即肾衰竭阶段,肾脏替代治疗成为必要选择。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通过机器过滤血液,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腹膜透析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进行物质交换;肾移植则是将健康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受供体等因素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