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通常会存活在物品上。乙型肝炎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5℃下需要10小时左右,煮沸10分钟左右或使用高压蒸气消毒才能被彻底灭活。因此,该病毒可以存在于含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的物品上,如受污染的医疗器械、注射器、手术器械、牙刷、剃须刀等。
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拒绝共用注射器、针头或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医疗操作需选择正规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器械。此外,在清理血液污染物品时佩戴手套,用含氯消毒剂处理,皮肤破损时避免接触他人血液或体液。
若患者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意见下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使体内的乙肝病毒数量逐渐减少,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害,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患者,若出现乏力、黄疸、腹胀、腹水等症状,可能提示肝硬化或肝癌,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