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肾病可分为5期,具体为:第1期GFR升高,肾脏体积增大;第2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第3期出现蛋白尿;第4期为大量蛋白尿;第5期为终末期肾病。
1.第1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肾脏体积增大,此时患者通常无任何症状。
2.第2期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在20-200μg/min或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为30-300mg/g,此时患者可能有乏力、腰痛等症状。
3.第3期
UAE为200-300μg/min或ACR为300-3000mg/g,患者开始出现蛋白尿,可伴有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4.第4期
UAE大于300μg/min或ACR大于3000mg/g,为大量蛋白尿,患者还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贫血等症状。
5.第5期
为终末期肾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此外,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非常重要。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以保护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如果出现水肿、蛋白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