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足口病,一直发热怎么办

管理员 2025-07-01 13:18:20 1

手足口病发热时,可采取多喝水、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措施。

1.多喝水

发热会导致宝宝体内水分流失,因此需要给宝宝多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可以给宝宝喝白开水、果汁、糖水等,但不要给宝宝喝含咖啡因的饮料或过于甜的饮料。

2.物理降温

如果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给宝宝洗澡、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使用退热贴等。但是需要注意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衣服或盖太厚的被子,以免影响散热。

3.药物治疗

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治疗,如布洛芬。

如果宝宝的手足口病症状严重,如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点赞
相关资源

手足口病恢复期的表现 2025-07-0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在恢复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以下是手足口病恢复期需要注意的问题:1.手足口病恢复期的表现手足口病恢复期的表现因人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皮疹消退:手足口病的皮


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 2025-07-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通过接触、呼吸道和饮食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


手足口病是哪类传染病 2025-07-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防可控,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通过密切接触、飞沫和经口传播,人群普遍易


手指内侧长小水泡很痒是手足口病吗 2025-07-01

手指内侧长小水泡很痒,可能是手足口病,也可能是汗疱疹、手癣、湿疹等疾病,还可能是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具体病因需要就医检查后才能明确。手指内侧长小水泡很痒,不一定是手足口病,可能是汗疱疹、手癣、湿疹等疾病,也可能是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儿童,成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颊炎有哪些区别 2025-07-01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颊炎都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它们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以下是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颊炎的一些区别:1.病因不同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疱疹性咽颊炎: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


手足口病怎么鉴别轻重症 2025-07-01

手足口病轻症和重症的鉴别要点包括症状严重程度、神经系统症状、心肺功能、皮疹特征及其他症状等,具体表现为重症可能出现高热不退、头痛、呕吐、抽搐、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嗜睡、抽搐、昏迷、心肺功能不全、皮疹出血、水泡、溃疡、咳嗽、流涕等,而轻症通常一周左右自行缓解


水痘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2025-07-01

水痘和手足口病的区别在于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后不同,预防方法主要是接种疫苗和注意个人卫生。水痘和手足口病都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但它们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水痘与手足口病的区别:1.病因不同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手足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2025-07-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飞沫和饮食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甚至死亡。手足口病尚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2025-07-0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以下是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见症状:1.手足口部位出现皮疹和疱疹:通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红色丘疹,随后发展为疱疹。这些疱疹可能会破裂并形成溃疡,导致疼痛和不适。2.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


手足口病好了还传染吗 2025-07-01

手足口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具传染性,通常在发病后一周左右,但具体时间因个体和病毒类型而异,主要通过密切接触、飞沫和接触污染物传播。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密切接触、清洁消毒和增强免疫力。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