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黑色大便可能是食用颜色深的食物、服用铁剂药物、肠炎、消化性溃疡、白血病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进行改善。
1.食用颜色深的食物
宝宝摄入如动物肝脏、鸭血、杨梅、桑葚等颜色深的食物后,大便的颜色可能会变深或变黑,主要是因为食物中的色素会影响正常大便的颜色。
如果确认是因为摄入了颜色深的食物导致大便颜色变化,可以适当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减少或暂时停止摄入上述食物,有助于大便颜色恢复。
2.服用铁剂药物
在治疗贫血时,宝宝可能会服用铁剂药品。而铁剂中富含铁元素,会在肠道内与硫化氢结合形成硫化铁,进而促使大便呈现黑色。
若没有出现腹痛、腹泻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现象,无需特殊处理。可以鼓励宝宝多喝水,每天喝3-4杯,降低硫化铁的形成量,改善黑便症状。
3.肠炎
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肠道炎症性反应,在炎性物质的刺激下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出血,从而使大便呈现黑色。
在宝宝肠道炎症性反应期间,要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还需要在医生的意见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阿奇霉素颗粒以及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炎药物,帮助抑制炎性因子,促进病情恢复。
4.消化性溃疡
宝宝自身患有消化性溃疡,疾病期间肠道黏膜组织损伤出血,若没有及时治疗,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与食物残渣混合,导致大便颜色出现改变。
消化性溃疡的宝宝,可以秉承医生的医嘱使用西咪替丁注射液、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硫糖铝口服混悬液等药物,能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从而改善黑便。
5.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大量白血病细胞增殖,可能抑制正常造血细胞的生成,导致血小板减少,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出血,包括消化道出血,从而引起黑便症状。
对于白血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宝宝,可以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通过输注血小板的方式补充体内所缺少的血小板,达到止血的目的。
建议出现黑便症状长时间没有得到改善的宝宝,应该尽早前往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粪便潜血试验、直肠指诊、胃镜检查等,以便于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