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后期狂流鼻涕可能是病毒未完全控制、鼻腔黏膜炎症、组胺释放、黏液分泌增多、单核细胞浸润、免疫反应等原因导致,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改善。
1.病毒未完全控制
在流感后期,尽管患者已经开始恢复,但病毒尚未完全从体内清除。此时,病毒继续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鼻腔充血、水肿,进而引发鼻涕分泌增多。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盐酸金刚烷胺胶囊、阿昔洛韦片等,进一步抑制病毒发展,降低鼻黏膜刺激。
2.鼻腔黏膜炎症
流感病毒入侵后,会引起呼吸道上皮损伤,导致鼻腔黏膜发生炎症。炎症因子刺激鼻腔黏膜,使其血管充血、分泌物增多,从而引发流鼻涕的现象。患者需要在医生建议下使用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呋麻滴鼻液、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药物,减轻鼻腔刺激,改善分泌物。
3.组胺释放
病原微生物刺激免疫系统释放组胺。组胺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液中的水分进入鼻腔,导致鼻涕分泌增多。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药物,抑制外周H1受体改善过敏反应。
4.黏液分泌增多
在流感后期,由于鼻腔黏膜受到病毒和炎症的刺激,黏液腺分泌旺盛,产生大量黏液。这些黏液与鼻腔内的水分混合,形成鼻涕,并从鼻孔流出。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细菌,减轻鼻腔的炎症和不适。
5.单核细胞浸润
流感病毒感染后,单核细胞会浸润到鼻腔黏膜中,参与炎症反应。单核细胞的浸润会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充血,进一步加重流鼻涕的症状。适当增加饮水量,一天为2500毫升左右,其有助于保持鼻腔黏膜的湿润,减轻鼻腔干燥和不适,还有助于促进病毒的排出。
6.免疫反应
流感病毒感染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这些物质会作用于鼻腔黏膜,导致其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流鼻涕。患者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和过度劳累。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交叉感染。
流感后期,患者仍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等,以避免病毒的再次传播。同时,也要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以免交叉感染。如果出现症状加重或持续不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