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跷脉和阴跷脉的位置不同,各自有着自己的循行路线。
1.阳跷脉
阳跷脉的准确位置起点位于足跟外侧,具体是足太阳经的申脉穴。从此处出发,它沿外踝后上行,经过下肢外侧后缘,继续上行至腹部,并沿胸部后外侧路径行进。随后,它经过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最终到达眼内角,与足太阳经和阴跷脉会合。阳跷脉主要治疗不眠症以及肢体筋脉出现的阴缓阳急诊。
2.阴跷脉
阴跷脉则起于足跟内侧,具体是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它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然后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入于缺盆。接着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并最终连属眼内角,与足太阳、阳跷脉会合而上行。阴跷脉主要治疗多眠症、癃闭症以及肢体筋脉出现的阳缓阴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