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关节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骨关节炎、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副作用等。
1、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关节组织,引起炎症和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手足等小关节,常伴有晨僵、关节肿胀等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除关节症状外,还可能有皮肤损害、肾脏病变等多系统受累。
2、感染
某些细菌、病毒等感染可诱发关节炎,导致全身关节痛。如反应性关节炎常继发于肠道、泌尿生殖道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关节肿痛等症状。
3、骨关节炎
常见于中老年人,与关节软骨退变、损伤有关。可累及多个关节,尤其是负重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
4、代谢性疾病
如痛风,由于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可引起急性关节炎发作,导致关节剧痛、红肿。
5、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影响关节周围的代谢和功能,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
6、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降脂药等可能引起关节痛等不良反应。
当出现全身关节痛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检测、关节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负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如果关节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但应避免自行用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不良反应。此外,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关键,如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感染治疗、降尿酸治疗痛风等。对于骨关节炎等慢性疾病,还需要配合康复治疗、关节保护等措施,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