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和糖尿病的区别一般体现在定义、诊断标准、原因、症状、治疗与管理、并发症等方面。
1.定义
血糖高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但不一定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高血糖水平持续存在,并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
2.诊断标准
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9.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属于血糖高。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通常是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随机血糖≥mmol/L。
3.原因
血糖高的原因可以是暂时性的,比如短期的身体或精神压力、药物影响、吃含糖食物过多等。而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缺失;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
4.症状
一般而言,轻度的血糖高不会有明显的症状,或是人体仅出现轻微的口渴、尿频等表现。糖尿病患者的症状通常会持续存在,常会出现口渴、频繁排尿、体重下降、视力模糊、疲劳等症状。
5.治疗与管理
血糖高往往是短期的或暂时的,可以通过注意休息,适当运动,避免吃甜品、巧克力等高糖食物的方式,促进血糖的恢复。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性疾病,通常是持续的,患者需要进行终身管理,如遵医嘱按时使用胰岛素、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药物,能够稳定血糖水平。
6.并发症
如果血糖高是暂时的,通常不会导致长期并发症。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家族中有糖尿病史的人群,应定期做血糖筛查,尽早发现潜在的高血糖和糖尿病风险,以提前做好相关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