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牙疼通常是因为激素水平变化、口腔保健能力下降、牙齿敏感、智齿问题、牙髓炎等因素导致的,可以遵医嘱采取物理治疗、家庭疗法、医疗干预等措施改善。
一.原因
1.激素水平变化孕妇在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雌激素水平升高。这种变化可能导致牙龈内毛细血管增多,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牙龈肿胀、发炎和出血,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牙齿疼痛。此外,孕期荷尔蒙还可能导致牙釉质软化,使牙齿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
2.口腔保健能力下降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孕吐反应、饮食变化等原因,可能导致口腔保健能力有所下降。口腔卫生状况变差,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引发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牙齿疼痛。
3.牙齿敏感孕妇的牙齿可能因为牙本质暴露、牙龈退缩等原因而变得敏感。在进食冷热刺激性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可能会加剧,从而引起牙齿疼痛。
4.智齿问题如果孕妇在孕前就有智齿问题,如智齿生长位置不正、智齿冠周炎等,怀孕后由于口腔清洁难度增加,智齿周围的盲袋内可能积存大量细菌,形成炎性分泌物,进而引发疼痛。
5.牙髓炎牙髓炎是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发炎引起的疾病。孕妇可能因为龋齿、牙齿外伤等原因导致牙髓受到感染,进而引发牙髓炎。炎症会引起牙疼,严重时疼痛难忍。
二.止痛方法
1.物理治疗孕妇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牙疼临近的面颊部位,刺激局部血管快速收缩,缓解疼痛。但注意不可长时间冰敷,一般15-20分钟为宜,以防受凉。此外,按摩合谷穴或拇指与食指相连的“V”字地带,也可缓解部分疼痛。
2.家庭疗法孕妇可以在温水中加入适量食盐,搅拌使其充分溶于水后漱口,有助于消炎杀菌。其次,将生姜片或大蒜捣碎后敷在牙疼处,利用其杀菌消炎作用也有助于缓解疼痛。此外,用花椒煮水漱口或咬在牙疼处,也可起到一定止痛效果。
3.医疗干预若牙疼持续不减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口腔科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采取局部冲洗、上药等保守治疗措施。在孕中期(4、5、6个月),若牙疼由智齿、牙髓炎等引起,且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冠周冲洗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应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减少甜食和酸性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牙疼的风险。此外,孕妇还应该注意定期产检,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