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通过生活方式管理、热敷、服用止痛药等方法缓解,若疼痛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关于痛经的一些建议:
1.生活方式管理:
饮食:均衡饮食,避免过甜或过咸的食物,它们会使你胀气并导致行动迟缓,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少量多餐。
运动:尤其在月经来潮前夕,走路或从事其他适度的运动,将使你在月经期间较舒服。
补充矿物质: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经痛。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还少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勿使用利尿剂:许多女性认为利尿剂能减轻月经的肿胀不适,其实,利尿剂会将重要的矿物质,连同水分排出体外。建议不妨减少摄取盐及酒精等会使水分滞留体内的物质。
2.热敷:下腹部热敷有助于缓解子宫痉挛,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能够缓解痛经。使用热敷垫或洗热水澡等方式都可以缓解痛经。
3.服用止痛药:如果痛经严重影响生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
4.就医治疗:如果痛经持续时间较长、疼痛程度较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等,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超声、激素水平测定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总之,痛经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如果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有助于缓解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