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主要由经血逆流、子宫内膜异位引起,可导致痛经、性交痛、月经失调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其诊断主要依靠妇科检查、超声、血清CA125测定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介入等,预防措施包括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血逆流等。
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可引起进行性痛经、性交痛、月经失调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是关于巧克力囊肿的一些重要信息:
1.巧克力囊肿的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当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表现,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内生长,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会出现周期性出血,导致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形成。
经血逆流:月经期,经血从子宫腔经输卵管倒流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
免疫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2.巧克力囊肿的症状:
痛经:痛经是巧克力囊肿最常见的症状,多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
性交痛:性交时疼痛,可能与囊肿位置有关。
月经失调: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
其他:还可能出现慢性盆腔痛、不孕等症状。
3.巧克力囊肿的诊断:
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内囊性包块,有压痛。
超声检查:可帮助了解囊肿的大小、位置等。
血清CA125测定:CA125水平可升高,但特异性不高。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巧克力囊肿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内情况,并进行治疗。
4.巧克力囊肿的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抑制卵巢功能,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保守性手术保留卵巢功能,根治性手术则切除子宫和双侧卵巢。
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手段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吸出来,然后注入药物,使囊肿缩小。
其他治疗:如中医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
5.巧克力囊肿的预防: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
避免经血逆流,如经期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长时间仰卧等。
及时治疗妇科疾病,如盆腔炎等。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巧克力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预防,减少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