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可通过甲状腺激素对糖代谢的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亢进、肝糖原输出增加和胰岛素抵抗等机制引起高血糖,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特殊人群需警惕。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可以引起高血糖的,以下是具体原因:
甲状腺激素对糖代谢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利用和肝糖原、肌糖原的分解,同时又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使血糖升高。
胰岛β细胞功能亢进: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直接或间接地兴奋胰岛β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增加,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肝糖原输出增加:甲亢时,由于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的协同作用,使肝糖原输出增加,导致血糖升高。
胰岛素抵抗:部分甲亢患者可伴有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的作用减弱,导致血糖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引起的高血糖多为暂时性的,随着甲亢的治愈,血糖水平通常会恢复正常。但如果甲亢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则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由于代谢率较低,对甲亢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高血糖等并发症。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高血糖,应及时就医,排除甲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