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可导致痛经、月经异常、性交痛等症状,其发病与经血逆流、医源性种植等因素有关,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等可协助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这种囊肿可以逐渐增大,有时会在经期或经后发生破裂,但很少发生恶变。
形成原因:
经血逆流,子宫内膜碎片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
医源性种植,剖宫产、人工流产等妇科手术,可能将子宫内膜带入盆腔。
淋巴及静脉播散,子宫内膜碎片也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到盆腔。
体腔上皮化生,卵巢生发上皮、盆腔腹膜等处均由体腔上皮化生而来,当受到经血、慢性炎症等因素的长期刺激时,可能化生为子宫内膜样组织,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症状:
痛经,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呈继发性且进行性加重。
月经异常,可表现为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性交痛,多因子宫直肠窝结节或卵巢粘连,在性交时引发疼痛。
其他,还可能出现性交不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可帮助医生了解囊肿的大小、位置等情况。
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
实验室检查,CA125是卵巢上皮性癌的主要标志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可能升高。
治疗方法:
期待治疗,适用于病变轻微、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
药物治疗,包括假孕疗法、假绝经疗法等,可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
手术治疗,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保守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
预防措施: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
避免多次人流等宫腔操作。
及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可导致痛经、月经异常、性交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此外,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患者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多次宫腔操作,及时治疗其他疾病,保持心情愉悦,以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