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液溢出的症状主要是少量或大量的肠液外露,原因一般包括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脱垂以及肛瘘等。
1、肛门括约肌松弛
肛门括约肌松弛是指肛管直肠环对大便的控制力不够,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分娩女性以及痔疮患者。其次如果患者进行肛肠手术,术中对肛门直肠环造成损伤或脊柱损伤而伤及神经,也会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括约肌松弛引起的典型症状是大便失禁,同时还伴有肠液溢出的情况,由于肠液持续刺激肛门,因此患者还会伴有肛周潮湿的症状。
2、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壁层或肠壁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处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主要与腹内压增加有关,例如排便用力过度、肠套叠学说等,会使盆底直肠内外括约肌蠕动不协调,根据直肠壁部分或全层下移,可以分为不完全脱垂与完全脱垂两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肠液溢出症状,因此这类患者排便时会出现大便带黏液的症状,如果直肠脱垂过程中损伤黏膜,也可出现便血症状。
3、肛瘘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会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通道,也可能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由于瘘管不经过肛门直接从直肠通到体表,因此会有部分肠液经过瘘管排出,即表现为肠液外溢,除肠液外还会有异味较大的脓性、血性或者是黏液性分泌物经瘘管流出,由于以上分泌物的刺激,肛瘘患者的肛门部位还常会伴有潮湿、瘙痒的症状,甚至还会出现湿疹。
除上述情况,如果存在肠道内肿瘤,肠液也会不自主的溢出,需尽早就医,有利于病情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