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即低热,一直低热37℃多可能是环境影响、植物神经紊乱、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引起的,治疗措施有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1.环境影响
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或密闭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为维持体温平衡,通过增加散热调节体温,进而引起持续低热。建议患者应该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内温度,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2.植物神经紊乱
植物神经紊乱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异常,使得体温调节失衡,出现持续低热。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温水泡澡等放松训练方式,缓解精神压力,改善植物神经紊乱。
3.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侵入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出现持续低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意见下使用毛巾擦拭腋下、额头等部位,能够帮助降低体表的温度。
4.急性胃肠炎
炎症刺激胃肠黏膜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到影响,可能会伴有持续低热。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帮助杀灭病原体。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率增高,产热增加,出现持续低热。患者应该遵医嘱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需要注意,持续性的低热症状,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患者应该保持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以免出现脱水现象。此外,即使低热症状有所缓解,患者也应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