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关节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骨关节炎、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1.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关节组织,引起炎症和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肿胀、疼痛和僵硬,可累及手指、手腕、膝盖等关节;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关节症状外,还可能伴有皮疹、发热、肾脏损害等其他表现。
2.感染
某些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后可能引发反应性关节炎,导致全身关节疼痛。例如,链球菌感染后的风湿热可引起游走性关节痛,同时伴有发热、心脏炎等症状;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等,也可能在感染后出现关节痛。
3.骨关节炎
这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于关节软骨磨损、退变引起。常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等部位。除了关节痛,还可能出现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等。
4.代谢性疾病
如痛风,是由于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剧痛,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等部位;此外,假性痛风等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关节痛。
5.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全身代谢减慢,引起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
如果出现全身关节痛,尤其是疼痛持续不缓解、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皮疹、肿胀等,或者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检测、关节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预防关节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