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可能是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也可能与感染、植物神经紊乱等疾病有关,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详情如下:
1、生活习惯不良
儿童短时间内活动过度或过度紧张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会出现发热症状。
这种情况下的发热通常是低热,可以适当使用温水擦拭,能够促进机体散热。
2、感染
儿童受到细菌、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感染,会使体内产生炎症反应,进而出现发热症状。
儿童可以适当减少衣物并进行物理降温,若发热较明显,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药物降低体温。细菌感染者需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治疗。如果是衣原体感染,则需要遵医嘱使用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控制炎症。
3、植物神经紊乱
儿童近期接触到应激事件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会引起发热。
家长可以多与儿童交流,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2、谷维素、甲钴胺等药物营养神经,可以逐渐恢复。
儿童在经过规范处理后可以降低体温,家长不必担心。但平时应注意增加饮水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若不慎发生脱水,需要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