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痢即泄泻,相当于西医中的腹泻,是指每日排便超过3次,粪便的水分过多,排粪量超过200克/天,可能是不良生活方式、药物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因素造成的,详情如下:
一、非疾病因素
1、不良生活方式大量进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后可能会刺激胃肠蠕动加快,出现腹泻、呕吐的症状。其次,气温变化时没有及时添加衣物,导致腹部受凉,也会加快胃肠蠕动,出现腹泻。患者在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2、药物因素有服用硫酸镁、乳果糖、聚乙二醇等药物的人群,会因为药物的渗透作用,使肠道内水分增加,引起腹泻。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降糖药等人群会因为药物刺激肠道引起腹泻,属于药物不良反应。一般在停药后症状可以改善,不必过于紧张。
二、疾病因素
1、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发病原因与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每日腹泻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该疾病病程较长,但经过对症处理后总体预后良好,患者不仅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还要保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免疾病反复发作。
2、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的患者会因为胃肠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胃肠蠕动加快时会出现腹泻症状,患者还会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该疾病有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如果存在免疫缺陷,症状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除了上述较为常见的原因外,还有其他疾病会导致腹泻,如炎症性肠病、肠道恶性淋巴瘤、直肠癌等。患者在腹泻期间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出现脱水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