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高一般与未完全放松、特发性震颤、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痉挛型脑瘫等原因有关,需要针对病因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1.未完全放松
当人体处于紧张、焦虑或恐惧等情绪状态时,肌肉会不自觉地收紧,导致肌张力升高。此外,长时间的体力活动或姿势不良也会导致肌肉紧张和肌张力高。
这种情况下的肌张力高通常是暂时的,可以适当休息一段时间,或者做些伸展运动,如颈部伸展、腰部伸展等,肌张力会逐渐下降,无需采取特殊治疗。
2.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肢的节律性震颤,但也会影响到下肢和躯干。虽然特发性震颤患者的肌张力通常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紧张或焦虑时,容易出现肌张力高的症状。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扑米酮、加巴喷丁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度,抑制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缓解震颤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采取物理治疗,如牵引、按摩等,这些方法能够通过改善肌肉张力、增强肌肉控制来减轻震颤症状。对于震颤时间较长、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患者,心理治疗尤为重要,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患者可以学会正确的情绪疏导方法,缓解自身压力,有助于病情恢复。当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均无法有效控制震颤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立体定向丘脑损毁术和深部丘脑刺激术等。
3.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组以肌张力异常增高和不自主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会影响大脑对肌肉的调控能力受损,导致肌肉无法在正常范围内放松和收缩,进而导致肌张力高。
药物治疗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或肌肉活动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苯海索、地西泮、巴氯芬等,具有抗胆碱能、抗焦虑、降低肌张力等作用。其次,可以进行热敷与按摩,有助于放松肌肉,减轻疼痛和肌张力。此外,也可以采取电疗与超声波治疗,通过电刺激或超声波波动来促进肌肉收缩和神经再生。对于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术。
4.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肌张力高是由于大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到大脑对肌肉的调控能力所致。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旋多巴、苯海索、司来吉兰等药物治疗,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转化为多巴胺,直接激活多巴胺受体,并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来平衡多巴胺的不足。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方法有神经核损毁术、脑深部电刺激术等。
5.痉挛型脑瘫
痉挛型脑瘫是脑瘫的一种类型,表现为肌张力高、肌肉僵硬和运动受限,主要是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损伤,影响到大脑对肌肉的调控能力所致。
建议遵医嘱使用巴氯芬、乙哌立松、苯海索等药物治疗,具有放松肌肉、减少肌肉的兴奋性等作用。其次,可以采取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等方法治疗,这些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刺激肌肉和神经,促进肌肉的放松和协调运动。此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计划,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等,通过训练,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改善运动功能。对于部分痉挛型脑瘫患者,特别是手足畸形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纠正畸形,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法有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选择性脊神经后跟切除术等。
除了专业治疗外,日常还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走姿,有助于减少肌肉紧张和疼痛。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变换姿势,以减轻肌肉负担。其次,要识别并避免可能诱发肌张力高的因素,如寒冷、潮湿、过度疲劳等。根据需要可以使用辅助设备,如拐杖、轮椅或矫形器等,以帮助改善运动功能和减轻肌肉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