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膜息肉是指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而形成的突出于宫腔内的良性结节,其形成原因、症状表现、诊断、治疗等内容如下:
1.形成原因
它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如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刺激子宫内膜可导致息肉形成。炎症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可促使息肉发生。此外,一些其他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或造成局部微环境改变,增加内膜息肉的发生风险。
2.症状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有症状者可能表现为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间期出血等,这是由于息肉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剥脱和修复。还可能出现不孕,息肉可能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有些患者会有下腹疼痛等表现。
3.诊断
妇科检查可能会发现子宫腔内有突出物。超声检查是常用的重要手段,可初步判断息肉的存在及大致情况。宫腔镜检查则是诊断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它可以直观地观察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等,并可同时进行活检以明确性质。
4.治疗
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息肉,可先观察,定期复查。有明显症状者或息肉较大、有恶变倾向等情况,则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有生育需求且息肉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术后可能需要配合化疗药物治疗,例如紫杉醇,以降低复发率。同时,患者在治疗后也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健康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以利于康复和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