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脊椎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不良姿势、运动损伤、脊椎的退行性病变、某些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一.原因
1.不良姿势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站姿或睡姿,会使脊椎承受不均衡的压力,久而久之导致脊椎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劳损,进而引发疼痛。比如,经常弯腰驼背坐着,或者伏案工作时头部过度前倾,都会给脊椎带来很大负担。
2.运动损伤剧烈运动或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可能会对脊椎造成急性损伤,如肌肉拉伤、韧带扭伤等。尤其是一些涉及到腰部和颈部剧烈活动的运动,如举重、瑜伽中的某些高难度动作等,如果没有做好热身或动作不规范,就容易导致脊椎受伤而出现疼痛。
3.脊椎的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椎会逐渐发生退变,如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等。这些变化可能会压迫神经、刺激周围组织,从而引起疼痛。此外,骨质疏松等也会使脊椎的强度下降,更容易出现疼痛和损伤。
4.某些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侵犯脊椎关节,导致疼痛、僵硬等症状。此外,脊椎的感染、肿瘤等也会引起脊椎痛,这类疼痛往往较为严重且持续不缓解,还可能伴有其他异常表现。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弯腰持重。还需适当运动,如瑜伽、打太极、游泳等,锻炼腰背肌肉,睡觉时选择硬板床,多采取仰卧位。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等,能迅速改善腰背疼痛、晨僵、关节肿痛等症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治疗,如甲泼尼松。
3.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牵引、针灸、按摩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神经血管的压迫,缓解疼痛症状。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脊椎疼痛的患者,如髋关节间隙明显狭窄、脊柱弯曲畸形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等,可采取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脊柱矫形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