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原因包括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充盈受限、心律失常等。
1、原发性心肌损害
心肌梗死是心力衰竭主要的原因之一,心肌梗死导致心肌坏死、纤维化,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肌病、维生素B1缺乏性心肌病等,可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影响心肌功能。
2、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使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心室后负荷过重,导致心肌肥厚和心功能不全。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疾病,使心室舒张期容量增加,心室前负荷过重,导致心肌扩张和心功能不全。
3、心室充盈受限
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等,使心室充盈受限,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心室舒张受限如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等,限制了心室的充分舒张,导致心室充盈不足。
4、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可使心室率加快,心室充盈时间缩短,导致心输出量减少。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可使心室率减慢,心室充盈时间延长,导致心输出量减少。
需要注意,心力衰竭的病因复杂多样,多种因素可相互作用,导致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的病因,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