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质疏松后可能会出现疼痛、身高变矮与驼背、乏力与抽筋、骨折风险增加等症状。
1、疼痛
骨质疏松患者常感到腰背部或全身骨骼疼痛,这种疼痛在休息时可能减轻,活动时则加重。疼痛是由于骨骼内部结构变化,骨密度降低,导致骨骼支撑力减弱所致。
2、身高变矮与驼背
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脊椎椎体可能发生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后弯,形成驼背。患者因此会注意到自己的身高逐渐降低,体态也变得不再挺拔。
3、乏力与抽筋
骨骼中的钙质流失,可能导致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进而引发肌肉神经兴奋性增高,出现乏力、抽筋现象。抽筋多发生在手指、足趾以及小腿等部位,表现为肌肉突然紧缩,无法自如活动。
4、骨折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使得骨骼密度减少,骨骼结构变弱,容易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腕部、髋部和脊椎,这些骨折通常由轻微的外力引起,如跌倒、碰撞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尤其是疼痛、身高明显变化或骨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骨密度检测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